生物氧化(浸出)技术在矿冶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由微生物起主要作用的生物浸出过程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发生的现象。中国人在公元前6-7世纪就发现了堆浸现象,并在纪元年间就懂得用铁屑置换溶液中的铜。然而,在17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然界的浸出现象是细菌在起作用。1676年,Antonie van Leeuwenhoek首先采用显微镜在花椒籽的浸液中发现了细菌,由此怀疑到其他的细菌也可能从矿石中浸出金属。1947年,Colmer首先发现了矿坑水中含有一种可将Fe’十氧化成Fe 3+的细菌,认为该菌在金属硫化物的氧化和某些矿山坑道水的酸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958年,美国Ken-necott铜业公司采用细菌浸出硫化铜矿获得成功,并取得专利。此后至今,采用细菌从矿石中提取有用元素的技术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先后共有20家采用生物浸出技术提取铜、钻的工厂投人生产,有15家采用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提取金的工厂投人生产。其中,最典型的是智利的Quebrada Blanca铜矿的生物浸出厂。该厂于1996年建成投产,处理能力为17300t/d,年产7.5万t阴极铜,是目前世界上较大,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采用生物浸出技术提取铜的生产厂,该厂的海拔高度为4400m。该厂生物浸出工艺的投产打破了某些人认为高海拔下低温和氧分压低,浸出细菌不能作用的看法。